【中美解碼】傳劉鶴月底赴美談判 中美達協議最後機會?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1/16 14:12

最後更新: 2019/01/16 19:05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傳劉鶴本月30至31日率團訪美談判
  • 劉恐難在兩天談判,化解中美結構矛盾
  • 90天休戰談判期已過半,談判成敗已進關鍵期

作為中方首席談判代表,中國副總理劉鶴傳已接受邀請本月底赴華盛頓,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團隊,展開新一輪中美高層級貿易談判。屆時,兩國90天「休戰談判」之期已過了大約三分二,因此這次磋商很可能是中美談成協議、終止貿易戰的最後機會。

中美副部級官員上周展開貿易磋商,重要任務之一是為劉鶴與萊特希澤舉行會談「探路」。這方面似乎有進展,傳媒引述消息指劉鶴已經接受華府邀請,預定在1月30至31日率領代表團訪問華盛頓談判。

傳劉鶴本月30至31日 率團訪美談判

中美兩國政府暫未證實劉鶴會否前往美國磋商、更沒有公布他赴美的時間;但政經界主流的看法是,劉鶴回訪美國談判的可能性很大,只是他這次要面對的,將是一次艱難的談判。

一切要回到中美貿易的核心矛盾。美國主流意見是,中美貿易領域的衝突,貿易赤字其實只是次要問題,主要分歧還在於中國的經濟結構,長期令美國在對華貿易中,處於不公平的位置--其中包括中國對國企和戰略性產業的補貼,乃至中方「竊取」美國技術等。

這些問題,在過去的談判、諸如上周的中美副部級磋商,都沒能尋求解決方案。其中,美國參議員格拉斯利(Chuck Grassley)就透露,萊特希澤上周五曾私下向他說,在上周會談中,結構性問題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。

劉恐難在兩天談判 化解中美結構矛盾

《華爾街日報》日前也引述消息指,上周談判中,雙方只在中方購買美國商品和服務、中國擴大市場准入等問題上取得了進展,但在中國政府補貼等更具「挑戰性」的結構性問題上,雙方沒有取得突破。

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「唱好」中美談判進度,但美媒卻援引消息「打臉」,直指中美目前連初步貿易協議也沒有。

從各種跡象可以看到,由於中美兩國在經濟結構的分歧已累積多年,劉鶴本月底就算真的赴美談判,能否在兩天磋商中,解決沉痾難治的問題,實是一個巨大問號。

更關鍵是,劉鶴這次赴美談判之日,是中美90日「休戰談判」剛過了三份之二的時間,接下來便是中國的春節假期;這意味兩國一旦談不攏、談不出重大進展,中美只餘下大約20天時間彌合分歧,能解決問題的機會更顯渺茫。

90天休戰談判已過半 雙方談判空間正縮小

根據「習特會」此前共識,中美如果沒能在3月2日的限期或之前達成協議,美國將把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10%的關稅提高到25%。也就是貿易戰會持續。

在這些前提下,劉鶴就算確定赴美談判,這也可能是中美化解貿易戰的最後機會,如談崩、且談判不獲延期,中國便要面對更大規模的貿易衝突,中國要面對的挑戰會更嚴峻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